Copyright © 2018 上海晟光日用五金进出口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26892号-1
关于开展“问百家需、解百家忧、聚百家力、圆百家梦”
关于开展“问百家需、解百家忧、聚百家力、圆百家梦”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了以实际行动纪念“凝聚力工程”二十周年,为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准备,社区(街道)党工委、办事处决定:在过去两年开展“弘扬四百精神,真情服务群众”主题实践活动基础上,2013年下半年起开展“问百家需、解百家忧、聚百家力、圆百家梦”主题实践活动。
制订实施方案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为引领,认真学习贯彻九届区委八次全会以及《关于坚持和发展“凝聚力工程”,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》的精神,围绕“更好地凝聚党员、凝聚群众、凝聚社会”的目标,贯彻落实“更加注重价值引领、更加注重凝聚社会、更加注重公平公正、更加注重民主法治”和开展“困难群体关爱行动、六个便利服务行动、公共服务提升行动、社会公益参与行动、基层基础巩固行动”的要求,立足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、解决干部作风突出问题,探索实践新“四百”精神,多渠道、多样化地了解、服务群众多层次、多元化的需求诉求,进一步组织动员和凝聚社区各方力量,让生活和工作在华阳的各类人群过得更好、发展得更好,共建共享和谐社区、幸福家园,建设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社区生活共同体,与时俱进地发展“凝聚力工程”。
二、主要内容
(一)直接联系服务群众,了解把握社情民意 今年年初以来,街道通过“弘扬四百精神,真情服务群众”主题实践活动、社区代表会议、社区联动平台及社区热线、党建月谈会、单位及居民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及渠道,梳理汇总了社情民意和群众反映的问题260条,已解决168条,还有92条有待协调。据分析,当前社区层面存在着物业管理、违法设摊、违章搭建、群租扰民等一批重点、难点问题;居民区层面存在着宠物管理、停车难、电梯老旧等一批等小区重点、难点问题。聚焦居民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问题,既要传承“面对面、手拉手、心贴心”的传统工作方法,又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,做到线下走访、线上处置,强执行、抓落实,办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的实事。
——将普遍走访和重点走访相结合走近群众。班子成员走访。街道班子成员直接联系走访5户居民家庭;以网格为单位,利用网格座谈会、接访下访等关心居委会干部的思想、工作及生活,了解群众想法和建议;每名班子成员走访2-3家重点企业,了解关心企业发展。居民区座谈走访。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,机关干部到所联系的居民区,行政组织党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有针对性地参加,现场倾听和解决问题。走访社区单位。普遍走访“凝聚力工程”学会社区分会单位;综合党委以网格为单位,居民区党委以网格工作站为抓手,走访有代表性的社区单位及企业;机关干部走访居民区结对单位或企业不少于2家,了解单位的意见建议。
——以“三个日志”对应“三个实有”实施精细化服务管理。优化实有人口电子走访日志系统、公共安全电子巡查日志系统,做实社区法人单位电子联络日志系统,进一步明确走访频率、走访数量,细化激励及考核标准,再造管理流程,改进管理制度,提高管理效率。
——通过“民情会诊会”及时有效处置群众急难愁问题。建立“民情会诊会”制度。社区社会管理联动中心和街道两办共同做实社区舆情中心,对普遍走访及重点走访、党建月谈会、“五个一”民情簿、来信来访、代表接待、门户网站、市民服务热线、政务微博等多渠道的信息,每月汇总一次,梳理问题矛盾,分解任务到人;相关责任科室(部门)定期碰头,逐条对照“疑难杂症”商讨对策及办法,能解决的千方百计解决,暂时难以解决的说明原因、根据需要提高协调层次,做到事事有回复。
——以共治自治方式促进社区各方参与社区治理。推进区域化党建向下延伸,健全四个“凝聚力工程”网格工作站,做实组织机构、职责制度、服务方案以及企业社区发展项目,引入社会资源支撑小区公共事务治理,集聚居民区党组织、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、物业等力量联合执勤、协同执法,实现机制力量互联。建立居民区“凝聚力”小组,由居民区的新老干部、群众代表、社区群众团队领头人等组成,开展宣讲、交流及服务,增进群众对“凝聚力工程”的认知认同、自主参与,强化主人翁意识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群众自治中的作用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发动群众自我管理、民主协商、共商共议、共治共享,自己当家作主,培育发展一批居民区党建金银奖、一批居民区自治家园、一批居民区自治载体及群众领袖。
(二)以“五项行动”为实践载体,服务社区不同领域及群体 针对社区不同领域、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、利益诉求、价值追求,在实践中探索创新,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地配套关爱凝聚措施,营造“家在华阳”的归属感。 ——深化困难群体关爱行动。对今年重新排摸梳理出的2221名困难群体,落实“一对一”结对帮困全覆盖,整合区域化关爱帮扶资源,扩大社会面参与;注重政策联动,从群众的“个性需求”中提炼“共性问题”,建立健全政策帮困、组织帮困、社会帮困相结合的社区帮困救助体系。 ——深化六个便利服务行动。主动回应园区、楼宇员工及白领反映的工作、生活需求及问题,推动中山商圈商务社区服务联盟建设,社区建设“拾遗补缺”项目、资金向楼宇、园区倾斜,逐步实现“六个便利”重点楼宇全覆盖。 ——开展社会公益参与行动。发挥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枢纽作用,在现有68个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、18个社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、265个群众团队、17个居民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的基础上,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运用专业手段、专业群体,更好地服务群众;有效运作社区5个志愿者阵地、56支队伍、39个常规项目,11823名志愿者、1100多名义工、21个学雷锋工作站、23家单位志愿队,倡导社区志愿服务,营造良好氛围。 ——开展社区爱心帮扶行动。针对社区“老少特困白”等不同群体,特别是失独家庭、单亲家庭、来沪务工人员、闲散问题青少年、白领等新型人群,从生活帮困、精神解闷、心理疏导、人文关怀等方面,有针对性地配套帮扶措施。借助“凝聚力工程”分会、党员服务中心、社会组织等载体平台,引入社会力量,运用购买服务、项目管理等形式,社区、社会联手实施“民生服务项目”,明确责任部门及推进节点,由两办两月一次督促检查执行情况。 ——开展社区圆百家梦行动。根据社区的人群结构和工作基础,倡导“梦想在前,路在脚下”理念,既努力为每个人创造、提供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和条件,也引领居民为社区发展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,把个人梦想与社区发展内在统一起来,帮助群众筑梦、追梦、圆梦。在全社区开展“我的心愿、我的梦想”主题征集活动,设置心愿卡、圆梦墙、梦想邮箱、梦想之树等,收集百家梦想,开展微感言、微镜头、微演讲、微行动,分类对接帮助圆梦;在居民中开展“幸福家园——帮您实现微心愿”分主题活动;在社区青少年中开展“以青春梦圆百家梦”、“圆青春成才之梦”等分主题活动;在社区职工及企业白领中开展“同心共筑事业梦”分主题活动。有序组织“中国梦·我的梦”先进典型宣传,挖掘宣传群众中的凡人善举,充分展现典型人物和优秀群体敢于有梦、勇于追梦、实干圆梦的精神状态,开展群众性原创作品征集、展演、评选等活动,传播社会正能量,汇聚全社区群众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力量。
(三)切实改进干部作风,夯实基层基础基本 聚焦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等“四风”问题,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,落实区委关于基层基础巩固行动和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的要求,结合社区服务管理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,跨前一步自我剖析、查摆问题、分析原因、落实整改,“照镜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,不等不靠,即知即改,做到有作为、敢负责,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 ——夯实基层组织,创建服务型党组织。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,做实组织生活“4+3+X”模式、党员“1+X”活动模式、居民区党组织多元化构成及“1+3”模式;机关党员下沉到“四个中心”参加双重组织生活,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和矛盾;鼓励和支持基层党组织围绕组织设置形式、活动方式、工作项目、活动载体等大胆创新,通过评选“党建创新奖”,建立比赶超的激励机制,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。 ——夯实基础工作,强化制度保障。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,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问题及干部作风问题,说到就要做到,做到就要做好。逐步规范和形成社区管理、社区工作等各方面的机制制度和标准体系,做到规定具体、流程清晰、标准量化、办法可行,形成长效机制,做到公开透明,接受群众监督。 ——夯实基本能力,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本领。推进社区干部人才建设,重点抓好居民区党组织书记、专职党群工作者、青年干部三支队伍,开展居委会青年干部培训。改进干部作风,提高干部素质,锻造想做事、能做事、做得成事的干部队伍,增强为群众办事的本领。
三、实施要求
(一)明确职责,落实责任。新“四百”主题实践活动在下半年全面推进实施。社区(街道)党工委、办事处统筹协调,“一组两委”分头对接落实各项任务,各基层党组织、各科室(部门)、各居民区对照目标任务,明确责任人员、工作举措及时间节点。党办8月底前制订完成实施方案;组织科牵头面上组织协调;党办、行政办收集汇总走访活动中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;宣传科负责加强典型培育,总结提炼、广泛宣传。
(二)督促检查,强化执行。对于新“四百”主题实践活动的推进情况,街道在四季度进行督查,在年底社区党员代表会议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。中期督查及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。
(三)鼓励创新,健全机制。以新“四百”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,传承行之有效的老办法,做实富有成效的现有办法,探索务实管用的新办法,积极总结和提炼经验做法,形成常态长效机制,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,服务群众、凝聚人心,不断发展“凝聚力工程”。